最新技术早班车 | 听,来自技术前沿的声音--众智网「安徽三祥」
发布时间:2021.02.01        阅读次数:

图片

从分子尺度看“距离产生美”

近日,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傅志勇教授和梁振兴教授课题组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发表研究论文,提出了采用“共轭自调控策略”进行分子结构设计,利用可旋转的苯基在空间上隔离两个吡啶盐活性中心,构建了一个可开关的共轭系统。


三相交流电直接驱动的电致发光器件

近日,在西北工业大学(西安)柔性电子研究院黄维院士的带领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孟鸿教授课题组创新性地报道了世界上首个由三相交流电驱动的电致发光器件,并且实现了三相电力驱动电致发光器件在像素结构、交互式可重写显示和光输出传感器方面的一些应用。


近红外响应型氮化碳和植酸镍仿生复合物高效光催化产氢

近日,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的施伟东教授团队报道了通过廉价的植酸镍配体(PA-Ni)和聚合氮化碳(PCN)构建的分子-半导体光催化体系实现了波长在大于900nm以上的高效分解水产氢。


科学家将食物垃圾转化为增菌液体肥料

据外媒New Atlas报道,众所周知,用食物残渣制成的堆肥有助于植物生长。然而现在,科学家们已经将食物垃圾发酵,制造出了一种液体肥料,可以提高植物本身及其土壤中的有益菌数量。


图片

仿酶铁卟啉促进氧气电催化

近日,陕西师范大学曹睿教授设计了一种仿酶铁卟啉配合物,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使咪唑配位在铁卟啉轴向上,成功模拟细胞色素c氧化酶的铁卟啉中心。


靶向恶性疟原虫蛋白酶体抑制剂的研发再获突破

近日,威尔•康奈尔医学院林钢教授团队、Laura Kirkman教授团队与Tri-I TDI等合作,共同开发了一类非共价大环肽类恶性疟原虫选择性蛋白酶体抑制剂。


计算设计酶实现温和条件下微塑料生物降解

近日,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吴边团队提出了一种提出新型蛋白质稳定性计算设计策略,基于计算机蛋白质设计对IsPETase进行了稳定性改造,获得了鲁棒性显著增强的重设计酶,为拓宽生物降解塑料的应用场景提供了新思路。


两步扩链改性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

最近,湖北工业大学李学锋教授团队发现通过使用2,2'-(1,3-亚苯基)-二恶唑啉(BOZ)和多官能团环氧扩链剂(ADR9)两步扩链来改善PBT的综合性能。


邹伟平组揭示新吞噬信号节点蛋白参与免疫治疗耐受

近日,密歇根大学邹伟平教授团队 在Cancer Cell上发表文章  ,揭示新吞噬结点蛋白STC1参与免疫治疗耐受的免疫学机制。


国家纳米中心在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放大肿瘤成像信号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研究员陈春英课题组在利用乏氧组装的超小氧化铁纳米颗粒放大肿瘤的荧光和磁共振成像信号研究中取得进展。


刘强团队揭示载脂蛋白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刘强团队在Neuron杂志上发表了研究论文,揭示了ApoE对神经元的胆固醇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以及这种代谢调控对神经元功能特别是学习记忆过程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ApoE4导致阿尔茨海默病的全新机制。


蔡龙团队开发新技术揭示单个细胞核的整体架构

近日,来自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蔡龙团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的文章,在这项研究中,作者开发了DNA seqFISH+技术,并结合多重免疫荧光和RNA-seqFISH的空间多模式方法,对小鼠胚胎干细胞内的染色体结构、核体、染色质状态和基因表达情况进行分析。


图片

研究人员创造出可附着于皮肤的柔性显示器 还可实现堆肥生物降解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KIT)的研究人员已经生产出了经过生物降解性认证的新型显示器。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首次证明了可以借助工业相关的生产方法,以天然材料为主要原料制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显示器。


中国科大在大面积制备钙钛矿LED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中科院强耦合量子材料物理重点实验室及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教授肖正国研究组,在大面积制备钙钛矿LED领域取得进展。


化学所等在近红外吸收受体光伏材料和叠层有机太阳电池研究中获进展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有机固体院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永舫课题组在近红外吸收的窄带隙受体光伏材料研究中取得进展。


上海光机所在非线性材料的电光系数测量方面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提出一种利用非线性光学技术测量材料线性电光系数的新方法,精确测得了K(H1-xDx)2PO4晶体电光系数与氘化率的关系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