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化物所3D打印聚酰亚胺自润滑研究取得系列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11        阅读次数:

聚酰亚胺自润滑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机械强度和自润滑等综合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微电子等领域。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固体润滑国家重点实验室3D打印摩擦器件研究团队在3D打印聚酰亚胺润滑材料与器件研究方面取得系列进展。为解决聚酰亚胺溶解性和光固化3D打印成型难题,研究人员通过分子结构设计,于2017年发展了具有优异溶解性能的可快速光固化聚酰亚胺树脂,并实现了具有优异耐高温等综合性能的DLP光固化3D打印聚酰亚胺(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受传统聚酰亚胺先由聚酰胺酸涂膜再热酰亚胺化处理工艺的启发,提出并发展了紫外辅助直书写打印(UV-DIW)聚酰亚胺3D打印(Advanced Engineering Materials),在材料与工艺方面均取得进展,实现了较高精度聚酰亚胺3D打印成形制造(图1)。相关技术分别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和美国专利授权2件。 《摩擦学学报》上,并获2件中国发明专利授权。

  上述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科院“西部之光”交叉创新团队项目、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和兰州市城关区科技计划项目等的

未命名-7.jpg

图1.光固化3D打印聚酰亚胺微型精密润滑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