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实现纯相MOF膜用于有机酸脱水精制
发布时间:2023.03.20        阅读次数: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杨维慎、副研究员班宇杰团队通过模板诱导法制备出高度致密且稳定的金属—有机框架MIL-53膜,用于有机酸脱水精制,与精馏相比分离能耗节省77%,实现了纯相MOF膜应用于有机酸/水分离体系。相关成果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上,并被选为热点文章。

甲酸、乙酸是重要的化工平台化合物,可通过广泛的有机合成,获得聚合单体、医药或农药中间体等。酸脱水精制是化工行业迫切需要且极具挑战的分离过程。传统精馏分离能耗较高,渗透气化膜分离技术可突破气液平衡限制,实现酸/水高效分离。但分离体系的强腐蚀性对膜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材料本征框架稳定性外,高度致密的微结构是保证分离精度和分离稳定性的关键。金属—有机框架(MOF)材料的可设计性与丰富的主客体化学为膜分离领域带来机遇。其中,铝基羧酸配位单元衍生得到的MIL-53材料是典型的高稳定性MOF材料,但制备可用于酸/水分离的高度致密MIL-53膜仍是一项挑战性课题。

基于上述问题,研究团队以氧化铝载体表面生长的锌—铝双金属水滑石直立片层为模板,通过其在配体溶液中的化学自转变过程制备出高度致密的MIL-53膜。研究发现,MIL-53膜的生长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LDH作为铝源供给型模板,可引导MIL-53晶体沿面外进行印迹复制型生长,约8个LDH六方晶格被同步替换为1个MIL-53正交晶格,形成膜的基础架构;在第二个阶段,随着LDH模板牺牲,可动态调控氧化铝载体中铝源的可用性,引导MIL-53晶体沿面内准正交生长,协同获得高度致密的MIL-53膜。

该膜呈现优异的甲酸、乙酸脱水分离性能以及连续运行稳定性。尤其重要的是,MIL-53膜可实现70 wt.%甲酸共沸物几乎完全脱水(渗透物中水含量为98.9%),分离能耗与共沸精馏相比节省约77%。